哈里王子痛批英王室成员 英媒:摧毁英国依赖的神话******
“愤怒”哈里挨个痛批英王室成员,英媒:会“摧毁”英国依赖的神话
【环球时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 欣】继新书中诸多“劲爆”内容被媒体曝光后,英国哈里王子在接受英国独立电视台采访时再爆惊人言论。据英国《卫报》8日报道,在这次充满愤怒的专访中,主要王室成员均遭到哈里抨击。哈里还为自传《备胎》辩护,称保持沉默“只会让施虐者继续施暴”。
哈里称,写自传是对王室座右铭“不抱怨,不解释”的嘲弄,王室对小报的迁就以及王室的虚伪让他很恼火。他指责王室在女王去世当天的反应“非常可怕”,他目睹了“泄密和栽赃”。他还称,当日自己并未被邀请与其他王室成员一起乘坐飞往巴尔莫勒尔堡的飞机。他还透露,自己与威廉的手足之争早在上学时就开始了。当时同在伊顿公学上学的威廉告诉他,在学校里他们要“装作不认识”,这让他很受伤。不过哈里仍强调,自己无意伤害家人。他说,“我爱我的父亲,我爱我的哥哥,我爱我的家人。”
当被问及威廉和凯特是否从一开始就未能与梅根友好相处时,哈里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他表示,这是因为他们对梅根存在刻板印象(美国人、演员、离婚、混血)。不过,哈里在专访中承认,他不认为英国王室存在“种族歧视”,只是有些“无心之失”让梅根承受痛苦。在哈里的口中,继母卡米拉是一个“恶棍”,为洗白自己,不惜与媒体“勾结”。在自传《备胎》中,哈里称,自己成了卡米拉公关“祭坛”上的“祭品”。他说,某些王室成员通过“与魔鬼同床”,来恢复自己的形象。在被问及他所做的一切是否符合他对隐私的期望时,哈里说,他已经尝试了其他所有可用的渠道,让他的家人和王室保护并支持他,但他们拒绝了。
《卫报》评论称,从公关的角度来看,哈里的自爆有助于他的新书大卖并提升他本人的知名度。但哈里自传中的内容以及他在采访中透露的信息会“摧毁”英国君主制——这个国家依赖的神话。哈里最近的爆料在英国国内引发批评,英国《快报》称,英国前首相撒切尔的助手加德纳8日在接受采访时称,“哈里给人的印象是偏执,甚至精神错乱。他对英国、英国的新闻自由和英国人民的看法非常黑暗和令人不快。”
(来源:环球时报)
让国产碳纤维更具竞争力******
让国产碳纤维更具竞争力(新知)
【现象】每束碳纤维都有4.8万根纤维,每根纤维直径只有头发丝直径的1/7到1/8,且纤维含碳量达到95%,强度是钢的7—9倍……前不久,我国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生产线在上海石化碳纤维产业基地投料开车,生产出性能媲美国外同级别的合格产品。这意味着,我国在大丝束碳纤维生产和装备国产化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
【点评】
一束束白色原丝经过高温碳化,便可缠绕成一轴轴高性能黑色碳纤维。别看每根单丝身量纤纤,却强度高、抗摩擦、耐腐蚀,被称为“材料黑金”,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装备、交通运输、体育休闲等领域。它能让矗立于戈壁的风电叶片更轻巧,让疾驰于街巷的新能源汽车变得轻量化,让远在九霄云外的运载火箭更节省燃料,也能让鱼竿、球拍的耐久度大幅提升……实际上,碳纤维已深入千行百业,走进了千家万户。
按丝束规格的不同,有小丝束碳纤维和大丝束碳纤维之分。在业内,通常将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万根的称为大丝束碳纤维。小丝束性能优异,但成本较高,大丝束在保持碳纤维优良性能的前提下,能大幅降低成本,从而为市场应用打开更大空间。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壮大,碳纤维的市场应用也在不断拓展。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碳纤维需求加速增长。2021年需求量达到6.2万吨,同比增长27.7%。除了航空航天对碳纤维的需求保持增长,以风电叶片为主的新能源市场正成为拉动碳纤维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碳纤维产业跨入以工业应用为主的新阶段。同时,我国商用航空、无人机等领域装备持续升级迭代,在可预见的未来,碳纤维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在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牵引下,我国碳纤维行业加快向更成体系、更高性能、更低成本的方向迈进。山西钢科已形成覆盖国内高性能碳纤维领域主要品种的生产能力,中复神鹰推出年产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建设项目……一段时间以来,在政策加力和企业努力下,我国不断取得碳纤维制备和应用关键技术的新突破,相关产能持续跃升,自给率不断提高。国产碳纤维的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31.7%攀升至2021年的46.9%。也应看到,国产碳纤维的性能与质量稳定性尚有不小提升空间,短期内碳纤维核心装备仍需依赖进口。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打造创新矩阵,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运行产能,是我国碳纤维产业面临的现实挑战,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远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这为我国碳纤维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碳纤维市场应用创造了丰富场景;规模庞大的研发队伍和持续涌现的创新型市场主体,为碳纤维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保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定力,持续锻长板、补短板,定能更好激发新材料产业发展动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汩汩活力。(人民日报 韩鑫)